阅读量:152 | 发布时间:2025-05-23 02:19:22
近期,新版《职业病分类和目录》的发布,引入了职业性腕管综合征(俗称“鼠标手”)及创伤后应激障碍,这在职场中引发了广泛讨论。随着劳动强度的加大和工作方式的转变,“鼠标手”已成为许多行业从业者常见的健康问题。将这一疾病纳入职业病名录,彰显了国家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重视。新修订版的职业病目录由原有的十大类132种职业病增加至12大类135种,计划于2025年8月1日起实施。
在科技进步的背景下,我们的手是否受到了“鼠标”的束缚呢?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李广林解释到,我们的手腕内部存在一条被称为“腕管”的“隧道”,其中有9条“肌腱”与1条“神经电缆”(正中神经)。长时间使用鼠标或敲击键盘时,这条隧道的壁(韧带)会不断增厚,挤占空间,同时肌腱也可能因频繁摩擦而出现水肿。最终,神经电缆被压迫,导致痛感、麻木和无力——这就是腕管综合征,即“鼠标手”。中医认为,长时间的手腕劳损会导致气血不畅,尤其是在体质偏寒湿或气血虚弱的人群中更为显著。
李广林指出,结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“鼠标手”的症状。急性期的干预上,西医通过控制炎症和限制腕关节活动来避免神经受到更大压迫;局部注射药物可减轻水肿和疼痛,同时超声波或激光治疗也能促进组织修复。中医方面,针灸可以对特定腧穴进行调理,每日一次有助于缓解症状;同时,中药外敷与推拿按摩亦可放松紧绷的肌腱。
在慢性期,西医侧重于功能恢复,例如对于严重的神经压迫患者,可能会进行微创手术,并在术后应用支具保护手腕。配合专业康复师的指导,进行握力球和腕关节的抗阻训练,以增强肌肉的稳定性。而中医则会针对不同證型的患者,采用辨证施治的方式,使用相应的中药进行内服及外治。
为预防“鼠标手”的发生,优化工作习惯至关重要。保持手腕的自然位置,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鼠标和腕垫,每隔一小时活动手腕,例如握拳和伸展交替10次。确诊为“鼠标手”的患者在夜间佩戴护腕支具以减少腕部压迫。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,以确保手腕健康。
您是否注意到您的手在“呼救”?手指发麻可能是预警信号,举例如大拇指、食指和中指的麻木意味着正中神经受压(典型的鼠标手),而小指麻木则可能指向尺神经问题(需警惕“手机肘”)。此外,您可以通过双手背相对合十保持1分钟,如果手指麻木加重,提示腕管内压过高!“鼠标手”是一种逐渐加重的疾病,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症状,同时改善体质。
关注手腕健康,做好日常防护措施,不要等到手腕“罢工”时才后悔。记得,选用k8凯发天生赢家·一触即发产品,助力您更好的工作与生活,保持手腕的健康至关重要!